一、先瞭解乾癬症狀
「乾癬」是種皮膚角質過度增生的慢性皮膚病,
由於患者常在皮膚產生銀色脫屑,也會被稱為「銀屑病」或是「牛皮癬」。
雖然病名中有「癬」,但與其他因為黴菌感染的「皮癬」(如香港腳、頭癬、體癬等)無關,
乾癬是完全不會傳染的!
乾癬是種免疫力失調的發炎反應,對人體的傷害顯現於皮膚、指甲、關節,進而到全身皮膚。
由於常反覆發作,加上外在明顯皮膚表現,容易對患者造成極大情緒壓力;
而過度的壓力又會使乾癬加重,如此一來形成惡性循環,
對病人與家屬都是龐大身心負擔,故此病極易與憂鬱症相伴發生。
.常見症狀有哪些?
通常有兩種特殊的臨床症狀:
(1) 皮膚出現界線清楚的紅斑反應(erythema)
(2) 病灶處的脫屑反應(scaling)。
紅斑代表疾病對血管的攻擊,脫屑則是疾病對表皮的攻擊。
另外乾癬的症狀表現相當多變,因此臨床上不時被診斷為其他皮膚疾病,幾經波折才確診為乾癬。
.乾癬也有好發部位
最常發生於:頭皮、耳後、手肘、膝蓋,偶爾也會發生在指甲上。
其次是四肢與軀幹;極少機率是在臉部、手掌與腳掌。
當發現疑似乾癬病灶,醫師都會檢查全身皮膚,進一步擬定合適的治療方針。
.好發於孕婦及產後
乾癬的成因仍無科學定論,目前根據研究認為乾癬與「遺傳」、「免疫系統」、「發炎反應」相關,
可能是「具乾癬體質者」在「特定時間」遇到「特定誘發因子」,故導致乾癬症狀發生。
高危險因子包含:抽菸、肥胖、藥物、酒精、壓力….等。
而從懷孕到生產的過程中,不僅賀爾蒙產生變化,對女性來說也會承受極大壓力。
更何況是本身有乾癬體質,或是長期受乾癬困擾的女性患者。
具臨床統計,乾癬患者在產後有極高比例會嚴重發作。
二、產後乾癬治療、保養要注意!
臨床上通常以腎氣不足、肝血不足、脾胃陽虛的女性最易發病,
中醫會針對體質開立合適的內服藥,補腎氣、調脾胃,幫助患者強健體質。
再搭配「奈米級青黛凝膠」與「青黛泡泡露」合併外用藥治療,
同時更衛教患者在飲食與生活上需要留意以下幾點:
- 親餵母乳,要小心皮膚受傷
乾癬容易從受傷皮膚長出來,所以很多產後媽媽都有「乳頭乾癬」問題;
因此要特別留意幾件事:
.平時:不要使用濕紙巾擦拭乳頭,濕紙巾內的防腐劑,恐讓皮膚發炎情況更嚴重。
.哺乳後:用柔軟布料沾水輕拭,再塗上凡士林,直到下次親喂前再擦掉。
.乳頭紅腫時:不要使用溢乳墊,也不要在乳頭上敷茶包、高麗菜,或用吹風機吹;
若情況嚴重時,可以先就醫。 - 坐月子需慎選食材與烹調方式
產後坐月子的食補,多是大補食材,如麻油雞、十全大補湯等。
但乾癬患者是免疫力過強,並非免疫力低下,故此種大熱大補的食物,
非常容易加重乾癬的發炎狀況,應該避免。
此外像是牛樟芝或人蔘也要謹慎食用,建議可以詢問中醫師產後調理。 -
請問醫師,坐月子的藥膳到底該不該吃?
乾癬患者產後氣血大虧,更應該要好好調養恢復元氣,
預防後續腰痠痛、月經紊亂、頭暈、胃機能障礙等問題,所以還是該補。只是要交由合格中醫師看皮膚病以及調理身體機能,
開立同時可以補養氣血,又能兼顧治療乾癬的藥方,切勿自行前往藥房抓成藥。
三、乾癬治療案例推薦
• 產後乾癬嚴重復發,特別南下看診的媽咪患者。
有位住在中部產後乾癬嚴重復發的媽咪患者,
看過所有的中西醫治療都收效甚微,特別南下到高雄宣草集中醫診所治療一個月。
乾癬的紅腫掉屑以及搔抓,讓媽咪非常的不舒服,
如果再加上照顧寶寶的辛勞,病情很有可能再會繼續加重。
初診時可見皮膚增厚紅腫,掉屑多且厚(下方左圖)。
除了搭配內服藥之外,媽咪患者更自費購買外服藥物,
認真擦「奈米級青黛凝膠」與洗「青黛泡泡露」。
治療中期,患部範圍雖先擴大,但是皮屑變薄,紅腫色淡(下方中圖)。
搭配生活作息改善,在短短兩個月內乾癬痊癒(下方右圖)。
現在只需等待一段時間讓皮膚自行淡化即可。
初診狀況 |
療程中期 |
療程結束 |
![]() |
![]() |
![]() |
→點我繼續看其它治療見證! 從此不再需要每天擦藥膏了
。主治項目:皮膚專門、內科治療、婦科調理
。門診時間與收費標準
不管是乾癬、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青春痘、毛囊炎、灰指甲、帶狀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諸多皮膚的紅腫癢痛,都不是單一皮膚的問題,而是要從中醫的四診,分清楚表裡寒熱虛實,病因屬於痰濕燥火毒等引起,對症下藥,內外和治,才能夠治本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