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參加某健身中心私人教練課程後,酸痛三天正常,但是痠痛結束過後,是無預警的突然左側大腿抽筋,非常疼痛僵硬,本以為會隨著時間慢慢好,或者參加些放鬆肌肉拉筋的課程,三個月過後,過程不但沒有改善,而是越來越惡化!

教練帶領,訓練過程也沒發生特別異常,為何會產生如此嚴重的運動傷害
每個人肌力狀況不同,尤其是初次接觸教練,無法了解個人耐受程度到哪裡,對於平時肌耐力缺乏訓練,又核心肌群無力的朋友,突然間做了超乎自己耐受強度的訓練,除了肌肉痠痛外,發現有局部之痛點或者區域繃緊之肌束,有時在觸壓時可引發局部之抽動,或者在受力時產生抽筋,這些是肌筋膜疼症候群。而有些患者可以經由放鬆拉筋慢慢好,有些卻會越來越嚴重,這時候就一定要就醫治療。所以奉勸平時肌力差的朋友,下定決心運動健身很好,但記得循序漸進,不要硬著頭皮跟上教練的要求,累了就休息千萬別勉強。
抽筋是否和電解質不平衡有關
如果抽筋是全身性的,那才比較有機會和離子或電解質平衡有關,局部多是肌筋膜疼症候群,如果這時您和教練反應,得到的答案是缺鈣或者是其他營養成分,要推銷保健食品,記得趕快跑!此地不宜久留。
我就醫了,卻檢查不出所以然
肌筋膜疼症候群,難以在影像學上顯示出異常。肌膜可分為三層:表面肌膜、深肌膜、內肌膜,不同肌膜分別負責不同層面之功能。整體而言肌膜在全身是連續性的包裹器官、血管、神經、肌肉等所有組織,負責支持、穩固、營養、分隔。在不同肌膜中有不同之感覺受器,如本體感覺受器、機械受器等,與相關之組織作複雜的互動。它所引起的疼痛造成相關的官能障礙,有時會伴隨自律神經興奮的現象。
西醫處置方式
肌筋膜疼症候群之治療通常以局部治療輔以患部肌筋之被動伸張,即可大幅改善症狀。局部治療包括冷噴或以xylocaine、生理食鹽水其或針尖作激發點之局部注射。避免不良之姿勢及反復局部之使力,維持良好之體能,充足之睡眠及適當之運動,尤其是患部肌筋之反覆被動伸張運動,是避免肌筋膜疼症候群反覆再發之最佳方法。
中醫處置
先檢查核心肌群和疼痛區域附近肌肉張力情形,中醫強調(至少在宣草集這裡)需要中軸的神經肌肉骨架狀況再來決定治療模式,本患者是屬於腰背無力緊繃,要先放鬆腰背肌,再來處理大腿內收肌群的問題。
為何醫師不針我痛的地方,而是要找完全無關的位置下手
不是無關,其實是很有關係。有學者將中醫全息針法和神經胚胎學結合,發現全息在針的相對應位置在胚胎時期都是在一起連動的,又或者取大腦皮層功能定位,讓頭部的功能區域處理身體的相對應問題。
中醫有許多遠端取穴,全息率、動氣療法的針法,其一,局部在疼痛的地方如果過度刺激,怕肌纖維又會緊縮更痛;其二,從遠端取穴,可以立即性的測試本來疼痛痠麻的部位是否有馬上改善,但這個和施針醫師本人的技術手法非常有關係,這時候就要說一句「醫師緣、主人福」。
現代中醫針灸有各大門派,都有各自的系統,不管是頭皮針、腹針、眼針、耳針。董氏、溫氏、譚氏、吳氏,都有不錯的療效,可以兼容並蓄,各取其優。

回到這個病例,患者是左大腿內側鼠蹊痛連膝蓋,整個內收肌群都受影響,選用頭皮針,加上手針,完全沒有針到下肢,下針的同時做本來會疼痛的動作測試,可以很明顯地改受到筋膜一層層的向外散開,並且疼痛緊的狀況隨著患肢的緩和運動慢慢鬆解,三個月來沒有這麼輕鬆過。
之後每兩天處理一次,大概五~六次治療,讓嚴重的肌筋膜疼症候群完全改善。
電針、藥布、按摩、薰蒸有時後是多餘的無效醫療,要看每個人的狀況而定,不是服務多就心理上覺得有效有賺到的感覺。
筆者為邱柏瑄中醫師,版權所有,轉載請以全文連結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