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不知道,治療皮膚病除了內服藥物和外用藥膏以外,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控制難纏的皮膚炎,那就是「濕敷療法」
目前已經有許多皮膚科醫師,在診間會花大把的時間衛教患者以及家屬,要怎樣自我治療,可以讓皮膚病改善的程度較為有效,「濕敷療法」是利用外用敷料減少皮膚水分蒸散、加強藥膏吸收,同時也因為覆蓋了敷料,可以有效阻絕手的搔抓直接刺激皮膚。這個療法,對慢性濕疹、癢疹、手腳掌脫皮增厚的頑固汗皰疹、乾癬,都會有效。
邱柏瑄中醫師說,其實「濕敷療法」的過程,加上中藥的療效,會有加成的效果喔!
先看下圖:

(一)潤濕角質
泡澡或沖澡:微溫水泡10分鐘左右,要避免過熱過久(和您的中醫師討論,在水中加入中藥材藥液)
(二)套上浸溼布料
重點在浸濕及完整包覆,和您的中醫師討論,選用適合的藥材煮成藥液,邱柏瑄中醫師建議,浸泡紗布於藥液中,睡前包覆有皮膚炎的區域,
(三)再包上乾的布料或束套
再用一層防水透氣的布包起,減少水放散失,避免藥汁滲出沾染床單又能維持效果,皮膚病患者就包著睡覺,也可避免患者搔抓傷皮膚,隔天再取下即可。
(五)定時檢查敷料
避免過乾,因此邱柏瑄中醫師建議,第一層用浸濕藥液紗布,再用一層防水透氣的布包起,減少水放散失,也可以補乳液,對於配合度不高的患者朋友,尤其是小孩,可以利用夜間睡覺時間濕敷;如果配合度高的大人,可以依照圖隨時敷隨時補水。
使用前需注意,會不會對敷料過敏!
敷料先在皮膚上測試,沒有更癢紅腫不會過敏才繼續使用喔!
濕敷的好處
可以確保兒童甚至是大人在睡覺期間,就算無意識的抓癢,也會因為有敷料擋著,而不會直接傷害到皮膚,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濕疹和乾癬,最怕皮膚搔抓破損之後,又引起發炎更難控制,所以「不要抓!」,絕對是預防復發最重要的關鍵;因為濕敷狀態下的皮膚可以飽水,癢感可以減輕,就算抓了也有保護不會直接抓傷皮膚。
就像女性喜歡敷面膜一樣,敷過的皮膚,觸感比較光滑柔潤,這是單純只擦乳液,化妝水很難達到的效果。

延伸閱讀
中醫如何治療皮膚病衛教懶人包
中醫皮膚病運動治療懶人包
皮膚病的飲食保養衛教
十年乾癬,努力半年好不好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建議
二十年異位性皮膚炎中醫治療畢業
美國矽谷技術合作共同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