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運動後扭挫傷,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冰敷」嗎?
感謝Dr. 6劉又銓醫師幫大家翻譯歸納了英國權威期刊的論文Soft tissue injuries simply need PEACE & LOVE,並且撰寫中文版刊載在康健雜誌中,教導大家最新急慢性扭挫傷的處理概念,邱醫師覺得非常受用,美編小幫手也畫了可愛的插圖幫忙大家加深印象。
急性運動受傷後處理原則PEACE

PEACE指的是急性傷後處理的原則,力康運動醫學機構物理治療師張高華指出,一般來說急性期大概是傷後的1~3天,但其實急性期的長短因人而異,還是要看傷口狀態和嚴重、深淺程度來判斷。
Protection 保護
應減少負荷、限制活動1~3天,避免、減少組織出血,防止傷勢擴大,並降低惡化傷勢的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休息也要適量,因為長時間休息會影響組織的強度和品質,若疼痛緩解後,可開始進行適當運動。
Elevate 抬高
把受傷的部位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這樣能促進回流,減少、消除腫脹反應。
Avoi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 避免消炎處理
受傷後的發炎反應能幫助組織進行修復,但消炎藥會抑制發炎,同時也會減緩修復,讓傷口修復時間拖得更長。
「我也認同應盡量避免使用消炎藥,但這並不代表絕對不能使用,」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劉又銓表示,應該視傷勢嚴重程度來判斷,若是輕度、中度的發炎應盡量避免使用消炎藥,但可以吃止痛藥緩解疼痛感,嚴重發炎或有合併感染時,則可考慮短期(7天以內)的消炎藥,避免發炎範圍擴大。
以中醫觀點來看,急性期的消炎以及冰敷,會讓整個經絡氣血寒凝血瘀,雖然暫時的可以消除紅腫熱痛,但是對於預後反而不良,邱柏瑄中醫師說。
Compress 加壓
利用彈性繃帶等對傷口進行加壓,有助於改善關節腫脹和組織出血。CrossFit Loga防護教練李浩宇指出,若是受傷當下手邊沒有彈性繃帶可以進行加壓,其實也可以選擇長襪或是護膝、護踝等護具給予緊急的基本加壓,避免患處過度腫脹、疼痛。
Educate 衛教
鼓勵病人主動處理傷痛、教導正確觀念,可以幫助傷口恢復得更好,應避免過度依賴針灸、電療等被動式復健或不必要的治療與手術。
「不痛不代表傷好了,」劉又銓指出,不少民眾受傷後容易聚焦在疼痛處理,忽略了修復的重要性,這段時間要指導病人,急性期過後到亞急性期階段時,應該要如何幫助傷口修復。
慢性運動受傷後處理原則PEACE

不痛不代表好了 亞急性期處理加速身體復原
在急性期過後,即可遵循LOVE亞急性期處理原則,「如果傷口沒有紅腫、發熱等現象,基本上就可以開始進行亞急性階段的處理。」劉又銓解釋。
Load 負荷
不少民眾會以為受傷後就是應該好好休息,但其實在初期的疼痛與腫脹獲得控制後,就應該盡快在傷口不會疼痛的情況下,循序漸進承受負重,刺激組織修復,重塑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功能。
Optimism 樂觀面對
「心理層面對傷口修復非常重要,也會影響患者是否能積極面對、處理自己的傷痛,」李浩宇表示,防護員最大的功能除了是傷痛上的緊急處理外,就是增加受傷民眾的心理支持、穩定情緒、增加信心,對傷口修復有正面影響。
Vascularisation 心肺循環
以適量的有氧心肺運動來刺激血液循環,有助於傷口復原。「身體休息不動的時間愈長,體能下降愈嚴重,在受傷後盡早進行不會誘發疼痛的有氧運動,是維持體能的關鍵」劉又銓說。
劉又銓建議踝關節、膝關節或是腰椎受傷的民眾可以進行水中有氧訓練,透過水的浮力減輕負重,同時又能達到訓練效果,像是在水中做韻律操、跑跳、單腳站甚至漫步都有用,以腳踝扭傷為例,能透過水中單腳站訓練踝關節的活動度,也能增進平衡感。
(推薦閱讀:護膝抗骨鬆,下水運動吧!)
水中運動好處多多,不只能減輕身體承受的壓力,水壓也能幫助身體提高本體感覺、減少組織腫脹,水中的渦流效應也有止痛的效果。
Exercise 運動
「現在的觀念是傷後要盡早活動,適當的復健運動可以幫助組織癒合,復原的品質也會比較好。」張高華說。
受傷後應盡早開始運動有助於恢復活動度、肌力和本體感覺,「以下半身受傷為例,訓練上半身的同時,也會慢慢提升下半身及核心的狀況,對患處修復也有幫助。」李浩宇表示,但他也強調,這個階段的訓練應該遵守無痛原則,在增加訓練強度時也要以不會產生疼痛為前提。
對於最新的軟組織傷後處理原則,專家們基本上都認同,但也強調處理原則並不是絕對的,應該依個人傷勢狀況做調整,並提醒民眾,若是嚴重受傷應第一時間尋求專業協助和治療,幫助身體恢復。
參考資料來源:
劉又銓醫師:傷後免冰敷,運動傷害處理新原則;康健雜誌
Blaise Dubois @blaiseduboisand Jean-Francois Esculier @JFEsculier, Soft tissue injuries simply need PEACE & LOVE, April 26, 2019 by BJS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