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引起的慢性皮膚病之一。
好發於青少年臉部,症狀為扁平的突起物,大約1~5mm,顏色多為膚色、其次為褐色;患部有搔癢感,但不會痛。
雖然大部分對人體健康無進一步的危害,但是扁平疣具有傳染性,不僅會在臉上越長越多,更會有極高機率傳染給親朋好友。
哪些人是高危險族群?
- 發育期間的青少年
- 飲食不均衡、代謝失調
- 免疫功能欠佳者
- 經常性喜愛刺青者
- 經常與他人共用餐具者
- 熱愛戶外運動,常有傷口者

扁平疣會傳染
扁平疣是從病毒感染的,因此好發於免疫力低下跟孩童。
據國外統計,學齡孩童病毒疣的盛行率高達2~3成,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疾病。
主要傳染源通常是家人或是班上同學感染「病毒疣」導致,當然共用毛巾與衛浴設施、光腳行動、游泳池等都也要注意衛生清潔。
通常隨著孩童長大,免疫力慢慢改善之後,部分的扁平疣就會自己消失。
但是「一癢就去抓,愈抓扁平疣蔓延愈多」的特性,不僅會讓症狀加劇,還擔心會傳染給他人。
扁平疣有什麼症狀?
1.看起來扁扁平平的顆粒,實際上是六角形或多角型;像是一小塊黏在皮膚上的黏土。
2.顏色以膚色居多、褐色其次,較少是紅色或粉色。
3.大約1-2mm,最大僅5mm,從米粒到黃豆大小都有,大小並不一致。
4.會有搔癢感,但不會痛。
5.會蔓延,數量多,但扁平疣的排列大多凌亂無規則性。
有時會排列成線狀,稱為寇勃納現象(Koebner phenomenon)。
6.常見位置在:臉部、頭皮、雙手。

扁平疣三個時期症狀都不同!
・初期
1~2年間,扁平疣分布面積小,顏色與膚色接近或略顯深色,是治療的最佳時機。
・中期
3~6年之後,扁平疣面積逐漸擴大,顏色轉變成淺褐色或深褐色。
・慢性期
超過 7年以上的,會造成皮膚色素沉澱,顏色成灰褐色,到這個時候務必要積極治療。

醫師小叮嚀
雖然不具疼痛感,但時不時地癢,以及增生的扁平疣相當影響日常生活。
建議有初期症狀時一定要積極面對治療,只要做好這幾件事就能改善生活品質:
1.尋求專業醫師診治,不要自行塗藥。
2.定期門診治療、按時用藥、持續追蹤。
3.千萬要住手,發癢時盡量不要抓,避免抓破導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