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癢時,吃的食物要挑過
「原型食物」與「無麩質飲食」有幫助
許多患者注重養生,喜歡吃一些所謂的營養食品;
但磨粉的食物,讓人無法判斷有何添加物,
此外在磨製過程會產生高熱,無形中讓食物改變性質變成燥熱。
診所曾有位患者吃了8個月的五穀粉當早餐,蕁麻疹半年,
請他改變飲食習慣一週,病情就好了大半。
因此建議盡量挑選未經加工且不含額外添加物的「原型食物」,
如蔬菜、雞胸肉等,我們一眼就能看出這些食物的原型。
此外「無麩質飲食」也是有效 降低體內發炎 的飲食方式。
麩質(gluten)容易造成慢性發炎。
主要存在於麥類,包括小麥(wheat)、大麥(barley)、黑麥(rye)以及部份燕麥。
因此,「無麩質飲食」就是不含有麩質的食物。

三大地雷食物,一不小心就加重皮膚發炎
有些乾癬、異味性皮膚炎、濕疹等皮膚病患者,
絕對要禁止服用苦寒性食物、生冷瓜果、冷飲。
苦寒以及刺激性的食物,都會傷害腸胃功能,進而影響水液代謝。
濕氣痰飲不停累積在皮膚中發炎,導致皮膚炎問題越演越烈。
三大地雷食物
① 酒精類、香辛料等
② 砂糖、水果等甜食
③ 麵包、義大利麵、拉麵等麵粉製品

皮膚止癢冰敷才是正解!
癢到受不了又無法立即就醫時,建議可以建議可以沖冷水、冰過的乳液或用毛巾包冰袋敷在紅癢處。
原理是讓血管收縮、並透過冰冷的感覺降低搔癢的感覺。
但要注意冰敷時間不要長,時間盡量控制在5分鐘左右,
避免冰敷太久會讓血管急速擴張,反而會讓搔癢不減反增。
而且如你是皮膚過敏患者,更是不建議熱敷。
熱度會讓體內釋放出更多組織胺,反而會使過敏加重,越來越癢。
洗澡溫度控制能讓皮膚不更癢
部分皮膚病的症狀會因為洗澡而更加惡化,建議使用溫水而非熱水洗澡。
偏寒或是上半身熱而腳部冰冷的「上熱下寒」的體質者,
請用泡腳或是用溫熱水泡到小腿的高度來好好溫暖身體。
若皮膚乾燥的患者,不要長時間泡澡、三溫暖、岩盤浴等,避免過度流汗。
若皮膚病已因為病程拖延而演變成苔癬化
(皮膚極度乾燥且形成厚繭的狀態,有時會像大象的皮膚一般),
建議使用「半身浴」來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接觸太久熱水後,會使皮膚的保濕功能變差,皮膚乾掉後反而更癢。
此外無論哪種皮膚病,在用 肥皂 洗澡時,請先用雙手把肥皂搓出泡泡,再用泡泡洗澡會更好。
【醫師最後小叮嚀】
終結皮膚癢,單靠外用藥膏是無效的。
想要終止皮膚癢,第一要點是不能抓,
不要進入「癢→抓破皮→感染→過敏→發炎→癢」的惡性循環中。
再來是要尋求專業的醫師,針對病情與個人體質進行調理。
除了要配合療程、按時服藥之外。
更要調整生活作息,耐心地配合醫師內服與外用藥進行治療,才能順利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