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明原因皮膚會癢嗎?普遍都不正常
「皮膚怎麼癢癢的,但是看不到蚊子包啊?」
皮膚搔癢是台灣常見的皮膚問題,高溫潮濕的悶熱氣候,常會導致皮膚紅、腫、癢、痛。
多數人習慣自行買藥塗抹,但皮膚癢可能是免疫系統疾病或相關慢性病的前兆,
需經過專業醫師診斷評估,才能對症下藥,及早發現其他潛在原因或疾病。
當心!這6種病症都會皮膚癢
1.皮膚病:濕疹、牛皮癬、蕁麻疹
天氣乾燥時容易出現皮膚乾癢的症狀;像是在季節交替、氣候不穩定時,
不僅天氣又悶又濕,體內濕氣也會過重,因此導致皮膚莫名搔癢,
甚至出現紅色小疹、水泡、脫皮等症狀。
除此之外,因為「濕疹」、「牛皮癬」等皮膚病,也會引起的搔癢症狀。
▶ 濕疹皮癢搶救大作戰!中醫止癢、治療、症狀完整必看案例!
▶ 孕後皮膚乾癢紅腫怎麼辦?產後乾癬症狀、治療、保養
2.過敏: 塵蟎、食物、蚊蟲叮咬
接觸到某些化學藥劑,或者是對於食物、塵蟎等過敏,
都會引發皮膚紅腫發癢等過敏症狀。
此外 蚊蟲的叮咬 也會造成皮膚過敏,
常見的有:「蚊子」、「小黑蚊」、「蜜蜂」、「跳蚤」、「蝨子」、「隱翅蟲」等。
▶ 汗皰疹~疑似過度清潔手部過敏皮膚炎
▶ 皮膚過敏種類大不同,5個中醫治療真實案例,日常急救方法記下來!
3.婦科: 白色念珠菌、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感染
女性在生理期期間或空氣潮濕悶熱,
容易引起白色念珠菌、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感染等細菌感染,造成外陰部皮膚出現瘙癢。
4.心腦血管與內分泌疾病:
因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所導致的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都可能引發皮膚瘙癢。
此外內分系統與泌尿系統方面的疾病,也都會引起皮膚瘙癢。
5.肝膽疾病:
經研究顯示,約有40%到60%的肝膽疾病患者,
在肝功能異常以及出現黃疸症狀時,會同時伴有皮膚瘙癢狀況。
6.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於血液中糖分高,黴菌生長容易入侵皮膚而導致皮膚瘙癢狀況。
約有10%的早期患者會出現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膚紅腫瘙癢狀況。
皮膚癢時,別自己買藥、別過度清潔、別一直抓!
• 別自行買藥膏塗抹!
雖然都是皮在癢,但形成的原因皆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
例如「汗疹」與嚴重型的「蚊蟲叮咬」會以類固醇藥膏治療。
但「蕁麻疹」就會以抗組織胺藥物進行治療。
而「跨下癢」則多為黴菌感染,要用抗黴菌藥物才能治療。
而且感染型的皮膚癢,如「香港腳」、「汗斑」等,光擦藥膏止癢是沒有用的,
必須要對症下藥才有機會根除病因。
• 冰敷可暫時止癢!
抓癢會導致情況惡化,甚至會造成外傷,有感染與發炎的可能,
嚴重時更過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所以千萬別抓!
癢到受不了又無法立即就醫時,建議可以建議可以沖冷水,或用冰涼毛巾敷在紅癢處。
讓血管收縮、也透過冰冷的感覺降低搔癢的感受。
• 別過度清潔!
不少人會認為癢是因為皮膚不乾淨所導致的,
因此會不停的用肥皂、洗潔劑等清潔用品清潔皮膚。
但其實皮膚癢的原因很多,過度清潔反而容易使皮膚更為乾澀,甚至會出現更嚴重的發炎症狀。
二、中醫二招 止癢撇步
• 第一招 買現成材料舒緩止癢
濕敷:蘆薈、絲瓜水
① 鎮靜消炎―蘆薈
削去外皮取內層蘆薈白肉,或者購買市售蘆薈水冰於冰箱後,使用乾淨紗布浸濕,
濕敷在患處,能達到鎮靜消炎之用。
若皮膚已有過敏紅腫,請暫停使用此方法。
② 緩解痱子及濕疹搔癢―絲瓜水
將絲瓜水放置冰箱,需使用時,拿紗布浸濕,濕敷在患處3到5分鐘後拿起即可。
能消腫利水濕,達到緩解濕疹搔癢之作用。
茶飲:三豆水、綠豆甘草水
① 清熱解毒―三豆水
取綠豆、小紅豆、黑豆各20公克,加水1000cc,煮至700cc,放涼後當水喝,
具有健脾利濕之保健作用。
可視個人口味酌量加糖調味。
② 清熱解毒―綠豆甘草水
取一手掌量的生綠豆、5片甘草,與400cc白開水,放入保溫瓶泡開飲用。
1天飲用1杯即能達清熱解毒之效,若遇感冒、腹瀉,或是月經、懷孕期間不得使用。
外洗:洗米水、艾草
① 止癢、潤膚―洗米水
洗米水富含維生素B,能深層清潔皮膚,並達到止癢、祛油、潤膚等功效。
只要取用第二次的洗米水,直接用來清洗患部即可。
② 緩解乾性濕疹造成的皮膚搔癢―艾草
取1兩艾草,加水1000cc煮開後,以小火續煮10分鐘,降溫至40℃左右即可用來擦洗身體。
能緩解因寒濕造成的皮膚搔癢。
• 第二招 穴位按摩
神門穴、豐溪穴、血海穴、風市穴
平時可用手輕輕按壓位於耳朵及身體的穴位3~5分鐘,達到紓緩效果。
耳神門穴
耳上1/3凹陷處
清熱解毒、調節自律神經。
豐溪穴
耳上外緣
活血祛風,通络止痛,主治過敏性疾病。
血海穴
曲膝時,膝內側會出現凹陷,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
調整身體津液,達到止癢效果。
風市穴
大腿外側,站直手自然下垂時,終止監所指之處
疏風、利濕、止癢,改善風濕問題。
三、中醫皮膚病治療案例
所有疾病,都分寒熱虛實,切勿把所有的紅腫都當作是燥熱體質,
更不能聽信偏方,自行抓草藥煎煮服用,需要找信任的中醫師診斷服藥。
• 20年的異位性皮膚炎太痛苦了!
患者一直以來的打針擦藥和吃藥,
到了近年也完全沒有效了!
初診來的時候,全身多發散在皮膚疹,整個都被抓到破皮流血!
第三週回診傷口已經收斂一半,紅腫的情形也消了很多,完全是重獲新生的感覺。
看更多案例內容:從小異位性皮膚炎每日擦藥度日,嚴重的時候就打針!
• 因登革熱噴藥導致濕疹與蕁麻疹發作
每到夏天因應登革熱疫情,地方政府都會實施環境與室內噴藥,
也出現了好幾位因為噴藥造成過敏症狀的患者。
登革熱藥劑主成分為:「合成除蟲菊精化合物」,對人體毒性很低,
但對昆蟲及魚類毒性較高;若不慎沾到眼睛,務必要以清水清洗。
藥劑過敏症狀包含:
• 呼吸道:鼻塞、噴嚏、咳嗽、喉嚨痛、眼鼻癢。
• 皮膚:濕疹、蕁麻疹,又紅又腫又癢。
![]() | ![]() |
邱醫師門診中就有遇到因登革熱噴藥,而導致濕疹、急性蕁麻疹發作的患者。
幸好患者警覺性高,迅速就醫
在經過外用「水溶性青黛凝膠」與內用「因體質開立的水煎藥」,
恢復相當快速,於此也要提醒患者,當蕁麻疹發作時,
可以先回想與紀錄可能觸發的原因,讓醫師更能準確的判斷病情,進而對症下藥喔!
【醫師最後小叮嚀】
終結皮膚癢,單靠外用藥膏是無效的。
想要終止皮膚癢,
第一要點是不能抓,不要進入「癢→抓破皮→感染→過敏→發炎→癢」的惡性循環中。
再來是要尋求專業的醫師,針對病情與個人體質進行調理。
除了要配合療程、按時服藥之外。
更要調整生活作息,耐心地配合醫師內服與外用藥進行治療,才能順利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