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多數時間以濕悶熱的氣候為主要型態,濕疹的好發率和高地型氣候比起高出許多,加上因為防疫關係,到處都要使用酒精消毒,就出現了皮膚過敏災情:「汗皰疹~疑似過度清潔手部過敏皮膚炎」這麼容易發生的濕疹是什麼,我們不可不知,今天就用中醫看濕疹的觀點,帶大家認識濕疹的自我保健。
有的皮膚很乾,有的很濕還有組織液,為什麼都是濕疹,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當濕疹發作久了、很多次,皮膚反覆發炎、增生、變厚、變乾、甚至合併裂縫產生,這就是慢性濕疹。
濕疹是會讓皮膚發炎的一大類疾病總稱,常見皮膚搔癢、紅熱脹痛、突出丘疹,有時還有水泡,嚴重甚至會因此流出組織液。一般來說這叫做急性濕疹。
隨著濕疹的發展,皮膚的狀況會有改變,如果反覆的發作後,皮膚的角質代謝會出現問題而喪失維持水分的作用,再隨著反覆搔抓刺激,濕疹皮膚表面組織會轉為變乾、變厚,脫屑情形,如果沒有治療好,就會逐漸轉為慢性濕疹。

慢性濕疹的苔蘚化增厚的形成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在紅腫搔癢的發炎反應治療好後,苔蘚化增厚的情形,以及斑痕都比較需要花時間復原。
提醒您照片僅為衛教使用,各人體質不同,無法所有人都能有此效果,請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治,請勿自行買來路不明的藥或宣稱療效保養品。
濕疹的治療,建議直接就診,不要自行買藥來擦
如果一般皮膚科外用藥擦都無法改善的話,就要看看是不是體質引起的問題,或者是平時生活中是否有經常接觸刺激物或者化學物質。
當然重要的事要從生活中的習慣做起,不要怕運動流汗(中醫皮膚病運動治療懶人包),只要流汗後要迅速擦乾即可,慢性濕疹的乾裂苔癬化,要勤做保濕保護我們的角質,另外如果頑固濕疹,可使用濕敷療法,來看「中醫皮膚濕敷療法治療」

外邪引動內飲
很多中醫師會說,我的身體太濕了,什麼叫做身體濕氣重,為什麼濕氣重在外界環境高溫高濕的狀況下,更容易引起皮膚炎呢?
認識痰飲:廣義之「痰」,則泛指因津液發生病變所導致的病理產物,和一般認知的感冒咳嗽的痰不同。
發病機理:主要在於中陽素虛,復加外感寒濕,或為飲食、勞慾所傷,致使三焦氣化失宣,肺脾腎通調轉輸蒸化無權,陽虛陰盛,水飲內停。白話來說,痰飲的形成和腸胃功能有關,因此飲食習慣就非常重要 。
痰飲接近一般民眾常聽到的濕氣,在中醫為一種病理名詞,累積在皮膚就容易產生皮膚炎。

台灣高溫高濕,本是屬於濕疹的高度好發氣候,那該如何由飲食跟作息來改善我們自身濕氣的狀況,減少皮膚炎的狀況?
飲食宜忌:盡可能食用原形食物,減少加工食品,常常有病人問邱柏瑄中醫師,什麼東西可吃什麼不可以,其實只要大家飲食均衡,過猶不及都不適合,今天如果醫師跟你說了可以補充薑黃,結果買了一堆產品健康食品每天吃這就太超過了,把錢省下來,多出去走走踏青運動還比較有益身心健康。
不過有些飲食習慣是要修正的,菸酒還有刺激類的烤製醃漬食品是最大禁忌,另外大多數人容易忽略的,就是冰冷以及甜食,冰和甜會讓痰飲更凝滯難處理;再來退火的青草茶還是成藥健康食品類的一定要停止,千萬不要以為皮膚紅癢就叫做火氣大,很多慢性皮膚病都是裡寒證,邱柏瑄中醫師於中醫公會發表的繼續教育期刊就是寒濕型乾癬性紅皮症中醫病例報告。
運動和作息對皮膚炎是很重要的,無論是濕疹還是乾癬還是異位性皮膚炎,邱柏瑄醫師好幾位患者,只要維持一定的運動習慣,連乾癬這種被宣告沒藥醫的疾病都能控制在幾近痊癒狀態,但只要一偷懶就會復發,如何運動,可以看一下我們的懶人包「中醫皮膚病運動治療懶人包」
延伸閱讀:
中醫如何治療皮膚病衛教懶人包
中醫皮膚病運動治療懶人包
皮膚病的飲食保養衛教
十年乾癬,努力半年好不好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建議
二十年異位性皮膚炎中醫治療畢業
美國矽谷技術合作共同醫療照護